微光 | 执行局干警:让老百姓觉得有依靠

2025-08-14 10:30
来源: 下陆区人民法院
    浏览: 737

“作为一名执行局干警,我们面对的不只是法律文书的执行,更是老百姓对公平与希望的期盼。尽我所能,为他们排忧解难,是我工作的使命。”——余志海

wps1.png

 

初见他时,我心底是颇不以为然的。余志海站在下陆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大厅里,身形虽不算挺拔,却透着一种久经历练的沉稳。他头发已微微泛白,手里拎着一个磨得发亮的旧公文包,身上那件制服虽整洁,却也看得出岁月的痕迹。

“哼,都这把年纪了,还能有多少冲劲?”我暗自嘀咕,“执行工作如今难度越来越大,他怕是应付不来。”他朝我点头示意,脸上带着淡淡的笑容,那笑容里竟有几分被岁月打磨后的平淡,这更让我觉得——这位老同志,估计在这高强度的执行工作中难有大作为了。后来才知道,他可是执行局里的“老将”,主动揽下那些最棘手的案子。每天晨曦未露,他便从家中出发,开着那辆陪伴他多年的小车,像一颗坚韧的石子,默默汇入早高峰的滚滚车流,当抵达工作岗位时,天边往往才刚刚泛起鱼肚白。夜幕深沉甚至万籁俱寂时,那辆车昏黄的灯光又缓缓亮起,孤独地融入无尽的夜色。偶尔交谈,听他不经意间说起因为工作,对家庭的亏欠,我心底才泛起一丝感慨——这漫长的付出,几乎耗尽了他本就不多的、能陪伴家人的时光。这看似平凡的身躯,每日都在执行工作的繁杂与生活的重负下,默默承受又顽强坚守。

困境中的曙光:寻回生活的希望

很快,一起令人揪心的案件,就彻底改变了我对他的看法。2023年,一位当事人遭遇暴力伤害,被砍12刀,凶手依法入狱。法院考虑到受害者的艰难处境,给予了司法救助。多年后,凶手刑满释放,受害家属找到当事人,期望获得赔偿。但当事人经济窘迫,无力承担更多赔偿。即便如此,执行局的干警们仍积极协调,在能力范围内帮助受害家属争取到了5000元赔偿。

在近期的一次法院接访日中,当年的受害者的妈妈再次来到法院,她满脸泪痕、心急如焚地找到相关负责人,哭诉着家庭的艰难。原来,受害者已去向不明,两个多月毫无音讯,家庭失去主心骨,经济陷入绝境。

余志海得知情况后,神情立刻凝重起来。他深知这家人正处在水深火热之中,刻不容缓。他自掏腰包,够买了生活必需品米、面、粮油,匆匆前往受害人家中。一进家门,看到家徒四壁的景象和家属绝望的眼神,他的内心被深深刺痛。

离开受害人家后,余志海迅速行动起来。他积极联络社区,联合社会组织与民警,共同展开行动。大家兵分几路,全力寻找受害者的下落,同时深入排查家庭面临的其他难题。在这个过程中,他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,仔细记录家庭经济状况、成员健康情况等,只为全方位提供帮助。他像一位不知疲倦的守护者,在每一个可能的线索中寻找希望的曙光。毕竟,脱下那身制服,他也不过是个会疲惫、会感慨的普通人。

我曾无意间看到,他在结束一天忙碌的执行工作后,独自坐在办公室里,看着家人的照片默默出神。灯光昏黄,映照出他略显沧桑的面容,那脸上的疲惫与对家人的思念清晰可见。然而,片刻之后,他深吸一口气,整理好情绪,重新将目光投向桌上那堆积如山的文件,仿佛所有的疲惫都只是暂时的。窗外城市的喧嚣依旧,而他为执行工作奋斗的决心,却如那永不熄灭的灯火,坚定而明亮——风雨过后,他如那坚实的灯塔,始终为身处困境的人们照亮前行的方向。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,不是吗?